Loading...
新冠感染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2000万人Meta分析称,阳康后1年内,心梗风险增倍!-医学前沿-智连星医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续流行,人们对于新冠急性后期后遗症逐渐有了一些了解,但其全貌还远未被明确。

此前已有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心血管风险明显增加,且风险增加可持续一年以上。

近期,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进一步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阳康)患者仍有较高的心梗风险。

与同期未感染者相比,平均随访8.5个月期间,阳康者急性心梗发生风险增加了93%。

随访期间,阳康患者中急性心梗发生率为0.35%,未感染对照队列中发生率为0.2%。

随机效应模型显示,阳康患者出院后急性心梗的汇总发生率为0.5%;在敏感性分析中,阳康患者出院后急性心梗发生率为0.3%~0.7%。

研究者还发现,年龄较大、男性阳康患者发生急性心梗的风险较高。

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急性心梗发生风险逐渐降低。也就是说,感染后早期的急性心梗发生风险更高。

作者指出,既往研究发现,其他病毒感染后急性心梗风险也增加,但心梗风险一般会在感染消退后几个月内恢复到基线水平。

长期来看,急性心梗是一种相对少见但潜在的新冠后遗症,对新冠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及适当随访,可能对于预防急性心梗有益处。

但该研究结果仅仅是初步数据,在预防策略方面,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临床实践建议。

述评指出,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来评估新冠感染是否可视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risk equivalent),以及传统的心血管预防策略是否可降低阳康后的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

专家认为,急性心梗风险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白介素-6升高所致。白介素-6信号通路与斑块的形成和不稳定有关。研究发现,血浆白介素-6水平可预测未来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的发生风险。

他汀可显著减少细胞因子介导的白介素-6释放,因此应该评估他汀对于阳康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

新冠后遗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另一个共同病生理机制是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的形成。因此,NET抑制剂,例如秋水仙碱,可能会在阳康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发挥作用。

专家强调,对于阳康患者,在有明确的心脏预防措施之前,应考虑管理好血脂异常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

该Meta分析共纳入4项研究,覆盖2087万余人,其平均年龄为56.1岁,59.1%为男士,其中124.5万确诊新冠,接受4~12个月随访。

来源:

[1]Increased 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COVID-19 recove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 J Cardiol, 2023, 372: 138-143.

[2]Should COVID-19 be consider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equivalent?. Int J Cardiol, 2023 Jan 29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