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热点讨论▎北京卫健委:鼓励开设黄昏门诊、夜间门诊和周末门诊-其他-智连星医

近日,北京卫健委印发《2022年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完善预约服务、优化门急诊服务、提升住院服务、优化大型设备检查服务、改善就医体验、加强人文关怀、加强信息公开等7个方面开展工作。


以下为重点内容摘要:


●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务人员出诊管理,结合号源使用情况,动态调整出诊单元数量及每诊疗单元接诊人次数量,鼓励开设黄昏门诊、夜间门诊和周末门诊,优化号源供给结构,引导患者错峰就诊。


●医疗机构急诊、发热门诊、妇产科、透析室、儿科、肿瘤科、精神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停诊由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安排,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停诊。


●进一步压缩胃肠镜、超声、核磁、CT等大型检查的预约等候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建立分级预约制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检查,通过加开工作日延时检查、双休日检查等增加服务供给量。


●对胃肠镜、超声、磁共振、CT等采取分时段预约检查并精确到半小时之内,分时段预约检查占总检查量的80%以上。鼓励三级医院大型设备预约权限下发给社区医生,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在基层预约检查,合理就医、合理检查。


●鼓励医院开设影像学专业门诊,为患者提供影像二次诊断服务,减少因报告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复拍片。鼓励医院开展云影像服务,方便随时查看患者电子医学影像,减少重复拍片。


●各医疗机构要按照不少于日均门诊量0.2%的比例配备门诊导医人数或智能引导设备数量,并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就医辅助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在门诊提供社工以及志愿者服务。


为解决上班族、学生族没时间看病的问题,许多医院都开设了夜间门诊,但施行下来才发现,问题多多。


●没有为夜间门诊单独配备辅助科室、药房的人手,医生能操作和处理得非常有限。


●病人量少,有医生加班到晚上 9 点,只多看 3 个病人,占用医生休息时间,又浪费人力成本。


●绩效补贴没有统一的执行方案,难以落实。


对于这样的举措,你怎么看呢?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