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2日,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2China在济南召开。会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候任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院长于金明接受CCMTV临床频道专访。
2022年BOC/BOA大会在美丽的泉城济南召开,作为CSCO候任理事长更作为东道主,想请您谈谈本次大会特别进行了哪些安排?
于金明院士:疫情防控仍是当前会议最重要的问题,首先我们进行了严格报备、控制人数,按照规定限制在300人内。并且在会场设置了核酸检测点,为大家来回提供了安全保障。
本次会议选取了近年来在国际上特别是去年发布的一些重磅的文章,进行集中荟萃,让新生代去解读。既保证了本次会议的学术质量,又锻炼了年轻人,使一大批青年才俊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CSCO一直以来在推动中国研究走向全球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请您谈谈未来CSCO对推进中国学者走向世界有哪些方向?
于金明院士:CSCO鼓励通过协作、创新,使国际上有更多中国的元素,中国的证据,中国的实践和中国的指南,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到国际舞台上。CSCO作为一个优秀平台,推动交叉融合,使更多的学科和企业走到一起,携手攻关,今年在ASCO发表的一些重磅学术都是如此产生的。
CSCO也在积极推进中国学者走出去,我们频繁与美国ASCO、欧洲ESMO,甚至包括日本、韩国的一些肿瘤官方或民间学术团体广泛合作,给大家提供走向国际舞台的机会和平台,这非常利好当今中国学者,特别是年轻人,这是使他们早日脱颖而出的有效措施之一。
您在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提案,提案中呼吁将重点癌种筛查加入医保,提升早诊早治水平并且推进MDT方式来提升肿瘤规范诊疗能力,请您结合肿瘤诊疗现状,从全国到各级医院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提升肿瘤诊疗的规范化水平?
于金明院士:近日,美国《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发表了美国癌症五年生存率是69.7%,而我们国家只有40%。大家知道《“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到2030年癌症五年生存率提高15%,确切数字为五年生存率46.6%,只有目前美国的60~70%的水平,与英国和日本相比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任重道远,要想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其中最重要是我们的优势人群,如何使早期患者的比例增加,才是提高疗效的最重要手段。
不仅在今年两会上,其实我近年来一直在提交把常见肿瘤筛查纳入医保的提案。如果患者可以早期筛查出来,且支持手术等治疗手段,患者将会省去很多费用,同时也会减少很多患者不必要的治疗的副作用。患者免去了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等治疗,费用降低的同时,也减少了痛苦,关键是提高了疗效。
同时我也呼吁全民卫生健康,其中减轻污染,如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都是立体群防群治的综合过程。现在我们的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对健康工作都非常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中国行动,并且有一系列的措施正在实施中。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中国会大踏步地赶上去。
国家从去年开始就呼吁各院校/公立医院使用创新的手段来提升医学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您领导的山东省肿瘤医院是怎样用创新的方式来进行医生教育和培养的?
于金明院士:做一个好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其次是医术,这两点是最基本的。古人云,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要做一个好医生,需要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患者,我应该怎么办?同时,非常好的、扎实的基本功对于临床实践非常重要,我们既要创新、高大上,但同样还要立足本职,因为医生是个实践科学。
肿瘤患者往往只有一次治愈机会。如果第一次治疗是规范的,病人直接能够治愈,如果第一次治疗是失败的且不规范,患者发生了复发转移,那么做补救时的治疗成功率非常低。因此我们医院现在开展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专家的全覆盖、无死角免费会议MDT。例如只要有住院号的肺癌患者,都会通知下周三下午进行MDT的诊疗,整场MDT时间很少低于五个小时,保证了肿瘤患者的规范化诊疗。
疫情以来,我们医院的规范化诊疗也一直维持着较高的水平,不仅吸引了其他院的患者,也吸引了省外甚至国外的患者,这是利好的双赢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