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厌食是指患者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有些患者尽管有食欲,但吃了几口就觉得胃部饱胀不适而终止进食,这种现象临床称作早饱,系肿瘤患者的“孤儿症状”。
厌食症患者的最主要症状是对食物提不起兴趣,没有胃口吃东西。如强迫进食,常诱发恶心呕吐。还有一些患者自己诱导一吐为快。
从体征上来说,患者表现多为消瘦,体重不增反降,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多个指标不达标。皮下脂肪较少,皮肤松弛,出现水肿,容易发冷、畏寒,体内激素水平异常,舌苔较厚。
时间长了,患者会发生因消化腺萎缩而消化能力下降。同时,还有心脏功能下降,心率缓慢、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易造成晕厥甚至导致猝死。对于因抑郁、疼痛、吞咽困难等因素而引起厌食的肿瘤患者,发生厌食/伴体重丢失者,以及肠功能障碍恢复期者均需积极治疗。
治疗目的
是修复和维护肿瘤患者进食状态,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保证患者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取,维护机体免疫力,提升抗肿瘤治疗耐受力。
肿瘤厌食治疗须多种模式并举包括:抗肿瘤治疗减少肿瘤负荷、并联合对症治疗消除厌食因素,采用食欲刺激剂刺激食欲,针对炎性因子和其它活性物质药物的代谢和营养疗法,调节胃肠功能,有氧运动及心理障碍的修复和维护。
01
减瘤负荷/减症治疗
厌食来自于肿瘤疾病及其不良症状,甚至是肿瘤恶液质的伴随症状,有效的原发病治疗可以长期改善患者食欲甚至去除肿瘤厌食症状。以“低毒高效”原则,据疾病种类、临床分期和分子遗传特征、患者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当的疗法并制订适宜的方案,并及时准确有效减缓引起厌食所有不良症状及体征,包括癌性疼痛、吞咽困难、高热、口腔炎、呼吸不畅、浆膜腔积液、感染等,并准确有效预防和处置抗肿瘤治疗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逆转肿瘤恶液质。
02
代谢调理治疗
甲地孕酮和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食欲刺激药物,其中,甲地孕酮可下调细胞炎性因子的合成、促合成组织代谢,更是强烈的食欲刺激剂,起到短期内稳定肿瘤患者体重的作用,有研究显示,甲地孕酮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食欲和体重。
目前国内临床因为认知问题而普遍应用剂量偏小,我们临床体会是,只要患者血液非高凝状态,即可在目前国内甲地孕酮说明书推荐剂量的三至四倍起步应用,注意掌握服药时间不宜过长。
糖皮质激素抑制促炎介质表达,明显提升患者食欲,却不能增加患者体重,且需关注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肌肉萎缩、胰岛素抵抗、感染等,故不宜长期使用。其它抑制促炎介质表达药物如沙利度胺、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环氧合酶-2抑制剂、左卡尼汀等,均具提升食欲的效果。
胰岛素联合适量葡萄糖和钾离子静脉输注,能促进合成代谢,抑制分解代谢,同时适量使用可调节糖代谢及促进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及脂肪代谢。
阿拉莫林为生长激素促分泌受体1a的受体激动剂,多项研究显示其可改善患者的食欲,增加瘦体组织及改善患者症状。
03
营养支持治疗
对于肿瘤厌食患者,根据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情况,营养治疗遵循五阶梯疗法,合理选取如下途径将热量营养素导入机体:
★即全胃肠外营养、部分胃肠外营养、部分胃肠外营养 + 部分胃肠内营养、全胃肠内营养;
★或者选用饮食 + 营养教育、饮食 + 营养教育 + 特医食品强化等途径;
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应联合代谢调理疗法。
04
胃肠功能调节治疗
推荐应用胃肠道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等;
经口/经肠补充营养制剂及益生菌、膳食纤维、谷氨酰胺颗粒等肠屏障维护制剂;
审慎选择抗生素,警惕肠道真菌感染等预防措施,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抑制肠液异常分泌,维持肠动力及肠粘膜屏障功能。
保持大便通畅。
05
心理情绪及运动调节
肿瘤厌食患者多数伴有焦虑、抑郁,应接受社会心理多学科支持模式。
内容包括:
个体化膳食指导和营养教育,指导和治疗吞咽障碍,社会心理支持,提供处理不良症状建议,制订有氧运动计划,药物治疗。
提供信息是缓解肿瘤厌食情绪的重要环节,不过传递信息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推荐选择间接、婉转、循序渐进的方式,和容易明白的方法,有限度告知患者疾病情况、治疗方法及其预期效果不良反应,避免加剧患者不良情绪和对信息吸收的片面偏颇。
联合应用抗抑郁、安眠、镇静药物治疗,良好心理支持策略可使患者针对厌食的自我管理变为可能。
有氧运动提升肠动力,减少炎性因子表达,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
06
疗效评价与随访
采用“基于症状评估”问卷法和VAS法对疗后患者CA及其程度随访评估,同时,针对营养状况、症状体征、心理因素行系统评估,对比分析。
疗效评价指标:
实验室参数: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炎症参数(IL-1、IL-6、TNF、CRP)、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游离脂肪酸等,每周检测1-2次;
营养状况及肿瘤学指标:人体测量参数、人体成分分析、生活质量评估、体能评估、症状体征评估、肿瘤病灶评估。每4~8周评估一次;
生存时间,每年评估一次。所有肿瘤患者出院后均应该定期(至少每3个月一次)到医院或接受电话随访;
根据随访情况予以建议及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