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近年来抗肿瘤治疗进入精准治疗时代,肺癌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作为恶性肿瘤群体最大的癌种,开展肺癌精准治疗至关重要。在您看来,分子影像在肺癌精准放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蔡伟波教授:首先非常感谢给我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工作。我觉得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当然我们还是处在早期阶段,美国或者欧洲很多发达国家,或者设备、硬件、软件、人力都比较好的一些肿瘤中心都做得非常完善。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首先是诊断,其次是分期,看肿瘤是否转移,如果是在局部的话就可以直接做手术切除,然后预测治疗的效果,如果需要手术、放疗、化疗,需要做比较精准的计划。多周期治疗过程中,早期预测药物是否有效,无效可以更换另一个药;疗效评估后,如果病人达到完全缓解,那是不是以后会复发?所有的这些,都应该用到分子影像。
比如说诊断,你可以用一些广谱的肿瘤显像剂,比如说FDG,或者也可以用一些特异的诊断剂,就比如说前列腺癌可以用PSMA,目前在国内外用的都很多。诊断方面有各种不同的特异性的分子探针,有广谱的,也有局部的,也有精准的,这两个最好是结合到一起。对于分期,分子影像大部分都是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国内已经有超过1000个核医学科,每个县都有核医学科,所以PET实际上可以看到全身的各个病灶,看到是否转移。预后是根据分期后发现,如果肿瘤很多,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好也可能不好。这个就需要好几个科室的专家集中讨论,此时需要分子影像。然后是治疗计划,假如做手术,怎样让手术外科医生保证肿瘤切的很干净,病灶边缘无肿瘤残留,这个也可以通过分子影像比如荧光成像观察。首先是把肿瘤边界切得比较干净,其次怎样不切到神经,如果切到神经的话,可能会导致很大的副作用。放疗时,肿瘤内需要很大的放射剂量才能把肿瘤细胞杀死,肿瘤边缘可能就给很小的剂量,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这个也需要通过显像的方法观察到底哪边是肿瘤,哪边不是肿瘤,哪边的肿瘤活性比较强。然后这个是属于治疗的计划,在治疗的过程中,放疗或者化疗都是分批给,如果在放疗或者化疗期间进行显像,观察治疗到底合适不合适,如果疗效显著,则继续治疗。有些病人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你去做各种不同的实验,就是早期监测疗效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基本上只能用分子影像的方法去监测,所以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如果说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就是看不到任何病灶,但是过个五年十年或者几年之后有可能会复发,所以可能需要定期随访,这个随访也需要分子影像全身扫描,看一看肿瘤是否复发,都可以用到不同的分子影像的探针,有的是PET,有的是SPECT,有的是荧光,有的可能多模态,我觉得这个这是全方位的,当然现在我们还处于早期阶段,有些肿瘤,比如前列腺癌,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有些肿瘤还需要有很多提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