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袁双虎教授,您擅长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的智能精准放疗与多学科综合治疗,在肺癌精准放疗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功能影像已经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很多方面,您也做了大量功能影像相关的诊断和预测研究,在您看来功能影像引导肿瘤个体化放疗能给患者带来哪些获益?
袁双虎教授:功能影像不同于常规的CT和磁共振,它能够直接显示肿瘤的特征,比如肿瘤的糖代谢、增殖和特殊靶点(EGFR和PD-L1等),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为患者匹配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率。
主持人:功能影像引导肿瘤个体化放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袁双虎教授:一方面是获取速度,另一方面是全面性。我们都知道功能磁共振和PET-CT的扫描时间较长,而且每次扫描只能显像1-2种特征。我们希望未来能够通过一次扫描就显示所有特征,尤其是肿瘤关键特征。扫描的时间成本降低,比如1分钟就可以完成所有扫描,这样对我们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制定具有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