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传统的治疗方法无法完全杀死肿瘤细胞,而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有着较好的效果。目前BNCT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胶质细胞瘤较为成熟。在您看来:硼中子俘获疗法具备什么优势?
程玉峰教授:谢谢,硼中子治疗简称为BNCT,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治疗方法,BNCT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较,在杀伤肿瘤机制方面完全不同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把BNCT称之为一种简单、微创、精准的治疗方法。那么怎么去理解硼中子?第一是硼,第二是中子。当中子遇到硼才能产生射线,所以它和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硼和中子相遇的地方或者场所在哪里?是在肿瘤细胞的里面,所以硼和中子相遇的场所非常重要。
这种情况下,对于硼药就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硼药,第一要靶向肿瘤细胞,就是说要像靶向治疗一样,它能靶向肿瘤细胞而远离正常细胞。第二要精准的递送,药物进入血液后要精准递送到肿瘤细胞,而不是正常细胞。第三要高效,输送的效率要高。第四,硼药到了肿瘤细胞表面后,要进入到细胞里面。第五,硼药在肿瘤细胞里面要停留相对比较长的时间。第六,硼药从肿瘤细胞里面不太容易出来,所以这种情况就是让肿瘤细胞摄取的药物多,而正常细胞摄取的药物非常少。因为BNCT大约需要30~50分钟,所以药物在肿瘤细胞里面长时间停留,遇到中子产生射线,射线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BNCT强调的是靶向、精准、快速、高效,进得去,停留长,而且不容易出来,使得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里面硼药的含量产生相对最大的差别。硼药遇到中子产生的α射线和7Li粒子可以杀伤肿瘤细胞,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细胞。所以这是精准微创的治疗方法,因为它直接杀伤的就是肿瘤细胞。
其实谈到硼中子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优点,就是硼中子产生的射线照射的距离是有限的,只有4~9μm。一般来讲,正常细胞的直径是10μm,而产生的射线是4~9μm,那就是说它杀伤的距离比一个细胞的直径还要小。如果射线在肿瘤细胞的一侧,而不是细胞的中央,那它产生的射线只会伤及肿瘤细胞附近的一个正常细胞,一个细胞距离以外的其他正常细胞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所以这种精准的靶向、高效、有限的杀伤距离,使得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周围的正常细胞,所以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治疗的方法。
主持人:那么,同时可以给广大患者带来什么受益之处?
程玉峰教授:其实肿瘤的综合治疗是比较复杂的,目前倡导的是MDT-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在过来的历史时期当中,肿瘤治疗中比如说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药物治疗等众多的治疗方法,只有把这些有效的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有机不是简单的物理结合,而是化学的融合,使它的治疗作用得到叠加,而副反应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在临床治疗策略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刚刚提到硼中子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我只能说更加的精准,更加的高效,最大限度保护的不仅仅是正常组织,而是正常细胞,所以在高效精准、强有力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细胞的损失越来越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治疗相关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了,严重程度减轻了。
硼中子复合疗法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的方法,应该说它可能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因为目前硼中子疗法在临床的应用还是非常有限的,举目全球,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应用到临床。目前国内来讲,第一,硼中子治疗没有应用到临床。第二,进口的设备在安装过程当中还没有进行到临床前研究。第三,咱们国产的中子治疗的设备已经研发完毕。我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吴宜灿院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年10月份硼中子设备就进行吊装。所以硼中子是未来可期,但客观的说它应用到临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这种新设备的研发需要进行动物的实验,需要进行志愿者患者的治疗,还有临床前研究,之后再进入临床的队列研究,所以硼中子是值得期待的,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未来还有不少的路需要我们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