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据文献报道,40%~80% 的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约20%的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特别是在经历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后尤为明显。而肿瘤患者对自身营养状况及饮食要求大多存在疑惑,合理并规范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等方面至关重要。
一、如何知道是否有营养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是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等专业人员采用合适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需进行营养干预或营养支持疗法。
建议患者进行规范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科学的营养治疗。住院患者推荐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这是一种非特异性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适用一般成年住院患者,目的是发现营养风险,该量表包括以下四个项目:
项目1:BMI≤18.5kg/m2;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
项目2:体重明显下降,在1-3个月内较平常减轻>5%,或者一周内饮食量减少1/4甚至更多
在家中可重点关注项目1和项目2,如有发生改变请及时咨询专业人员进行评估。
项目3:患有疾病时,营养需要量的增加,如:慢性疾病、糖尿病、一般恶性肿瘤、腹部大手术、重度肺炎等。
项目4:年龄>70岁
该量表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受损状况评分+年龄评分,经由专业人员评估如总分≥3分,即为存在营养风险,应进一步进行营养状况评定,只有通过专业人员综合评估,才能评价出您是否具有营养不良。
二、如何测量体重?
体重是营养评定最简单最直接而又可靠的指标,是目前最主要的评定指标。体重的改变是与机体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相一致的,故体重可从总体上反映人体营养状况。
三、该怎么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食物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
正常的一日三餐应该有蔬菜水果,蛋白质,脂肪和主食。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衡量每餐食物的合理比例。一个餐盘,盘子里应该有大约1/4蛋白,1/4全谷物,1/4蔬菜,1/4水果,另加少量乳制品。至于饭盘的大小,则可因人而异。
1、谷类(主食)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要多使用未加工或轻加工的全谷类,避免精米细面和甜点。
2、脂肪要选择优质脂肪,尤其是单不饱和脂肪(橄榄油,菜籽油等)。看看哪些是“好”的脂肪?哪些是“坏”的脂肪?
3、蛋白要合理搭配优质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优质蛋白离不开两个指标,即“数量”(蛋白质含量),以及“质量”(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只有这两个指标的综合得分高,则说明蛋白质质量越好,机体越容易吸收。
推荐每周摄入水产类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瘦肉总量120~200g。
4、蔬菜水果要尽量新鲜、当季、多样。蔬菜和水果,既提供碳水化合物,还同时补充了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营养素和膳食纤维。提倡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有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且不建议果汁替代鲜果。
5、养成喝奶或吃奶制品的习惯,每天摄入牛奶300g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当您因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无法确保身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取,甚至出现营养不足时,才需要考虑服用膳食补充产品,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营养品,保健品,补品。但是,选用膳食补充品时,一定要先咨询您的医生。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护”,肿瘤营养是关键,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促进健康。带您走出肿瘤营养误区,祝您 “营” 在每一天,养出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