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作者简介
何志旭 现任遵义医科大学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体干细胞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干细胞分会理事,贵州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美国血液病学会会员,国际干细胞学会会员。先后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从事干细胞及血液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在《Blood》、《Cell Research》、《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篇。先后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贵州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2017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儿科医师奖”。担任《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和《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华儿科杂志》等4个核心期刊编委。
文章简介
【摘要】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具有极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与肿瘤的发生、转移、放疗敏感性及化疗耐药密切相关。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且>90%为鳞状细胞癌,目前仍缺乏早期诊断的有效靶标。本研究针对肿瘤干细胞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重要作用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指出肿瘤干细胞与ESCC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高特异性的食管癌干细胞标志物有助于ESC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而包含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及环状RNA在内的非编码RNA能够通过调控下游信号通路或靶基因影响食管癌干细胞从而影响病情进展。因此,改善食管癌干细胞的分选及鉴定方法,发掘具有较强特异性的标记物,开发从多种途径针对食管癌干细胞的新型靶向治疗方式,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将有效增强ESCC放化疗敏感性并延缓其恶性进展,同时提高ESCC患者的生存率,有望推动ESCC治疗的精准化进程。
【关键词】食管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非编码RNA;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