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收藏】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有哪些治疗药物?-其他-智连星医

作者:Gcplive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高达50%以上。那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可使用哪些药物治疗?

一、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症状
周围神经病变在糖尿病前期即可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均应接受相关筛查,此后至少每年接受一次筛查。
临床常见症状:
二、发病机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主要与高血糖、血脂异常、微循环障碍、氧化应激、山梨醇蓄积等有关。
山梨醇蓄积:
正常情况下,葡萄糖主要通过糖酵解及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仅有少于3%的葡萄糖经山梨醇旁路代谢途径。
若血糖增高或不能控制,血管、神经组织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增高,醛糖还原酶激活,山梨醇途径明显增强,其结果为山梨醇在血管、神经等组织中堆积。
山梨醇在神经组织中堆积,即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
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需要提醒的是:
2021年版《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推荐的部分药物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医生应谨慎使用!
2022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认为,除改善血糖控制外,目前还没有针对潜在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四、常用药物及用药交待
1.营养神经药物
甲钴胺作为活性维生素B12制剂,较非活性维生素B12(氰钴胺)更易进入神经细胞内,对神经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具有促进作用。
用法用量:
甲钴胺片500μg,每日3次口服,疗程至少3个月。
用药交待:
见光易变质,需遮光保存。
如果服用三个月以上无效,则无需继续服用。
2.抗氧化应激药物
硫辛酸是一种抗氧化因子,不仅可降低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还可抑制醛糖还原酶等。
用法用量:
0.2g/次,3次/日;或0.6g/次,1次/日,早餐前半个小时服用。
用药交待:
食物会影响硫辛酸的吸收,需和食物分开服用。
见光易变质,需遮光保存。
3.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药物
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抑制神经阻滞山梨醇堆积,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观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用法用量:
每次50毫克,每日三次,饭前口服。
用药交待:
如果服用三个月以上无效,则无需继续服用。
依帕司他可能使尿液呈出现褐红色,此为正常现象。
4.改善微循环药物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激活纤溶酶,降低血粘度;激活磷脂酶A2,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
用法用量:
每次120~240单位,每日三次,空腹服用。
用药交待:
肠溶片,整片吞服以防药物在胃中被破坏。
在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
5.减轻疼痛药物
普瑞巴林与中枢神经系统中钙离子通道结合,减少兴奋性递质的钙依赖性释放,抑制痛觉过敏和中枢敏化。
用法用量:
初始剂量为25~75mg,每日1~3次,推荐剂量为300~600mg/d。
用药交待:
普瑞巴林可引起体重增加,可能需要调整降糖药物剂量。
普瑞巴林治疗可引起头晕与嗜睡,可能增加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