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头颈癌发病率较低。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超过半数以上的头颈癌患者都可以诊断出原发肿瘤,真正隐匿性、无法识别的原发恶性肿瘤并不常见。目前主要采用黏膜腔及双侧颈部预防性照射,但目前该种治疗方式依然存在争议。由于头颈部重要结构多,照射剂量差异大,因此较容易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所以越来越多研究及临床实践倾向于缩小照射靶区,选择性的排除对侧颈部和部分黏膜腔的照射,以提高治疗比。
除了广泛采用调强放射治疗之外,HPV病毒等生物标记物也可以用于指导临床实践,HPV感染对于口咽癌的检出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免疫组化检测p16的表达水平是检测HPV感染状态的可靠替代指标,如果转移淋巴结检测提示p16阳性,则提示与HPV感染相关,需要高度怀疑原发口咽部位的可能性。
在治疗原发灶不明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时,照射靶区的设计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本研究评估多种治疗模式,并分析在临床实践中,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在黏膜和淋巴结靶区放射治疗的异质性。
本篇文章的英文版现已发表在Precision Radiation Oncology杂志网站,点击下方链接可阅读全文,查看更多内容请登录我刊网站 http://bluejournal.net
文章引用
Morse R, Ganju RG, Chen AM. Patterns of care in the radio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origin: in search of a standard. Prec Radiat Oncol. 2022;1-7. https://doi.org/10.1002/pro6.1144
了解更多
Head and Neck Cancers of the Unknown Pri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