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输液管花不了200元,处置费却要1200元!国家发文……-其他-智连星医

一开年,不少地方开始收取新一年的医疗废物处置费,但这个费用却让大部分基层医生感到“心疼”。


从一年800元、1200元、1500元、1800元到2970元都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生一年产生不了多少医疗废物,这个钱有些不值。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图源:官网截图


一、发改委:鼓励采取按重量收费


《通知》提出,完善医疗废物处置价格形成和收费机制。


对市场化发展比较成熟、通过市场能够调节价费的细分领域,按照市场化方式确定价格和收费标准。


对市场化发展不够充分、依靠市场暂时难以充分调节价费的细分领域,兼顾环境基础设施的公益属性,按照覆盖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完善价格和收费标准。


统筹考虑区域医疗机构特点、医疗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理成本等因素,合理核定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鼓励采取按重量计费方式。


具备竞争条件的,收费标准可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和医疗机构协商确定。


医疗机构按照规定支付的医疗废物处置费用作为医疗成本,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予以合理补偿。


二、基层医疗废物处置,不能一刀切


此前,就有不少基层医生表示按重量计费最为合理。


因为随着限输令的实施,加上近两年新冠疫情,基层医疗机构输液少了不少。有的基层医生表示,“输液管、针管一年花不了200元,处置费却要1200块钱。”


除了医疗废物的处置费外,其他方面也不能搞“一刀切”。


河北一村医向基层医师公社透露,他们那里不仅要交处置费,产生的医疗废物需要每隔两天就送到卫生院,离卫生院近的村卫生室还好,离的远的,村医去一次的油钱赶上了一顿饭钱


当然,有的地方在这一点做得比较好。山东一被纳入乡村一体化的村医表示,他所在的地方现在不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交卫生院登记即可。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早在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就发布了《关于印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里面明确提出:


鼓励为偏远基层地区配置医疗废物移动处置和预处理设施,实现医疗废物就地处置。


收集处置能力不足的偏远区县要新建收集处置设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要配备数量充足的收集、转运周转设施和具备相关资质的车辆。收集转运能力应当向农村地区延伸。


各地区要综合考虑区域内医疗机构总量和结构、医疗废物实际产生量及处理成本等因素,合理核定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


从这两年各地落实情况看,成效并不明显。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是这是一笔小费用,但对于年收入仅1万~2万的村医来说,几千的医疗废物处置费也会让他们倍感焦虑。


如今国家再次发话,期待政策能马上在基层落实,减轻基层医生的负担。


原标题:《国家发文,基层医疗废物收费或降低》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