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哺乳期妇女禁用、慎用的药物名单-其他-智连星医

1、哺乳期药物代谢特点:

药物由母体血浆通过血浆-乳汁屏障进入乳汁中,而后经婴儿通过吞吸后在消化道吸收。乳母用药后药物进入乳汁,其中的含量很少超过母亲摄入量的1%-2%,故一般不至于给哺乳儿带来危害,然而少数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较大,母亲服用量应考虑对哺乳婴儿的危害,避免滥用。

一般药物的分子量﹤200和在脂肪与水中都能有一定的溶解度的物质较易通过细胞膜。在药物与母体血浆蛋白结合能力方面,只有在母体血浆中处于游离状态的药物才能进入乳汁,而与母体血浆蛋白结合牢固的药物如抗凝药华法林不会在乳汁中出现。另外,要考虑药物的解离度,解离度越低,乳汁中的药物浓度也越低。弱碱性药物(如红霉素)易于在乳汁中排泄,而弱酸性药物(如青霉素)较难排泄。

2、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原则:

尽量减少药物对子代的影响,同时,由于人乳是持续地分泌并在体内不潴留,母亲如须服药,需在服药后6个小时(一般药物的1个血浆半衰期)再哺乳,如药品对孩子影响太大则停止哺乳,暂时由人工喂养替代。

3、哺乳期用药“L”分级:

哺乳用药“L”分级中的“L”为lactation(授乳、哺乳)的首字母大写。“L”分级是美国儿科学教授Thomas W. Hale提出的哺乳期药物危险分级系统,共有五个危险等级,分为L1、L2、L3、L4、L5。

4、哺乳期妇女禁用、慎用的药物名单:

文章来源见出处,仅用于学术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致歉。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