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爱尔眼科医院。(视觉中国/图)
2022年1月6日以来,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在微博上以“爱尔眼科 行贿中国”为题,接连发布4张账目明细图片,内容包含转介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卡号,回扣金额、患者名称、病种、手术日期、手术费用等信息。据此,艾芬质疑爱尔眼科存在行贿行为。
红星新闻此前报道,宿迁爱尔眼科医院的一位高管对此回应称,回扣是正常人情。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015.SZ)(下简称爱尔眼科)2009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是第一家登陆A股的民营眼科医疗机构,有“眼茅”之称。
艾芬和爱尔眼科的“战争”已持续一年多。2020年5月,经一位熟人介绍,艾芬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爱尔)接受了右眼白内障手术。当年10月,艾芬右眼视网膜脱落,导致右眼近乎失明。武汉爱尔为爱尔眼科全资子公司。
艾芬认为院方在其术前未进行眼底详细检查,术后向医院反映视力模糊但未引起重视,错过补救机会。武汉爱尔则称艾芬术后5个月发生右眼视网膜脱离与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双方争执至今没有定论。
此后,艾芬在继续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开始了针对爱尔眼科集团的一系列维权活动。
艾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对爱尔眼科的持续爆料于公于私都有原因。作为患者,她正是由于爱尔眼科此类不端行为而受到严重伤害;作为医护人员,她认为连她都掉进爱尔眼科的“陷阱”,广大老百姓更容易上当。
对于此次爆料行为,艾芬称还未收到爱尔眼科的任何回应。对于其个人和爱尔眼科的医疗纠纷,艾芬表示爱尔眼科曾试图和她进行私下交流。
艾芬对南方周末记者说,2021年年底,有中间人曾联系她,称爱尔眼科愿意付几百万进行和解,但被她直接拒绝,“我要那个钱干什么?要钱也买不回来我的眼睛。”
艾芬表示,她的诉求一直以来都非常清楚。“公开还原我就诊的真实经过,然后拿到我的真实就诊资料,再去走法律程序,这样才能获得公平公正的结果。”
2022年1月9日,南方周末记者多次拨打爱尔眼科集团和涉事爱尔医院的电话,均无人接听。
1月9日晚间,宿迁爱尔眼科医院在其公众号发表声明称,“针对近日网传涉及我院不规范经营行为的信息,我院高度重视,经初步核实,现声明如下:目前网传的信息,我院于2019年已按照董事会相关要求进行了整改,严肃处理了违规员工,并撤换了管理团队。”
回扣总额超过78万元
艾芬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她所曝光的账目明细来自一个长期关注她的微博网友。原件是一个名为“借支季节性工资台账”的excel表格,记录了宿迁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宿迁爱尔)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手术回扣明细。
根据企查查,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未对宿迁爱尔直接持股或参股。天津爱信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宿迁爱尔控股65%,该公司同时控股牡丹江、绍兴、齐齐哈尔、六盘水、曲靖等35家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艾芬和爆料人的聊天截图显示,对方一开始试图向艾芬索要信息费,并称“信息很劲爆,能帮你吸粉哦”。艾芬对此拒绝,称“没有粉也会做的”。对方回应称“你很正直”,在3小时后向艾芬发送了原始文件。
艾芬表示她仍不清楚对方的确切身份。不过,就文件的详细程度和她对此所做的初步核实,艾芬推测爆料人是爱尔眼科内部的中高层人士。
南方周末记者通过梳理文件发现,2017年7月到12月,有115名转介人向宿迁爱尔介绍了161名病患,手术金额约为134.50万元,回扣金额约为18.13万元。从2018年1月到12月,202人介绍了318名病患,手术金额约为311.87万元,回扣金额约为50.85万。从2019年1月到3月底,共有56人介绍了65名患者,手术金额约65.17万,回扣金额约为9.58万。宿迁爱尔三年来向转介人支付的回扣总额超过78万元。
根据文件,转介人主要为宿迁各地医疗系统员工和地方公职人员,有几名转介人曾多次向宿迁爱尔介绍病患。南方周末记者随机拨打了20个转介人的电话,涵盖宿迁爱尔本院职工、地方公职人员和其他医疗系统职工。
其中有两名转介人表示确实收了钱。
一位称是由熟人介绍,知道了宿迁爱尔。另一位称,当时宿迁地区只有宿迁爱尔可以做激光近视治疗,所以将有需要的患者介绍过去。
但他们都称此前并不知道爱尔有回扣,病人手术后才发现自己的银行卡有入账。第一位转介人还试图再次向宿迁爱尔介绍病患,但因为患者未能手术,所以没有再次收到回扣。
文件显示,有一位本院职员多次向宿迁爱尔介绍病人并收取回扣,在和南方周末记者的通话中,他对介绍病人一事语焉不详,但明确否认因此获利。其他转介人或表示“不知情”,或直接挂了电话。
2022年1月6日,在艾芬发布的第一张2019年回扣账目图片中,有数条明细被打码,不少网友对此发出疑问。根据艾芬提供的原始文件,这几条信息为宿迁爱尔口腔部门的手术回扣明细。
企查查信息显示,2021年11月26日,宿迁爱尔进行了名称变更,从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有限公司改名为宿迁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之前,该医院一度进行内科、外科、口腔科、中医科、美容整形科等多科室诊疗。
“业绩才是王道”
根据艾芬的知乎和微博平台,她在过去一年中曾多次发布爱尔眼科集团和多地爱尔眼科医院向职工发布的营销工作文件。这些文件记载了爱尔眼科进行各类手术的提成方案。
2021年11月27日,艾芬在微博上曝出了和上述帐目类似的手术回扣明细图片。根据当时艾芬发布的聊天截图,那些明细为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爱尔)2021年6月全员营销业绩表。内容同样包含患者姓名、病种、费用、员工姓名、部门和临时工资等。
兰州爱尔前市场部员工路甜对南方周末记者核实,这些文件是兰州爱尔的手术回扣清单,其中“临时工资”即为回扣。
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不光是临床医护,兰州爱尔员工们都知道回扣的存在。“在职时(对于拿回扣行为)也没有说正常不正常了,大家都在这个圈子里,都默认了。”
据路甜介绍,兰州爱尔主要有两种营销模式。
一是全员营销,鼓动所有员工,介绍认识的人,比如亲戚朋友,去爱尔进行眼睛治疗。员工介绍成功得到的回扣会以“季节性工资”的名义发放,根据病人手术金额的不同而浮动。
第二种称为网医转诊,即非本院职工介绍就诊。她举例称,兰州爱尔会动员其他医院的医生或学校老师介绍患者,以及在一些商业合作中进行推广。
路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在职期间,兰州爱尔一个月支出的回扣金额根据旺季淡季不同,大约在20万元到30万元左右。
对于艾芬掌握到的一些兰州爱尔资料,路甜也感到惊讶,有些她也没见过。“肯定还有其他人向艾医生发这些东西。”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大家都是背靠背的,不可能告诉任何人。”
因为执业医生有限,路甜曾在爱尔眼科进校园的活动中给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她坦承这一行为非常不规范,但非常普遍。
“我们只进行了初步学习。”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据她透露,在艾芬开始维权之后,兰州爱尔改变了原有的回扣发放程序。“以前都是直接打给转介人”。2021年元月,兰州爱尔让市场部的几个员工办了新的银行卡,医院会先将回扣打到这些银行卡上,再由他们分别打给转介人。
路甜表示,兰州爱尔还会给员工增加强制性的“拉人”任务。她曾被要求找6个病人进行斜视的公益项目手术。项目要求手术患者年龄不得超过16周岁,家庭年收入不得多于3万元。不利用“歪门邪道”在兰州城里找到这些孩子非常困难,最终路甜也没能完成任务。
在日常开会中,兰州爱尔的市场部主管经常会对路甜等部门员工一遍遍强调,“业绩才是王道”。
(应受访者要求,路甜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