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中国肿瘤与康复》 | 关于癌症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思考-其他-智连星医

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推进 的背景下,癌症防治成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我国癌症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影响癌症的危险因素为基础,对国家层面癌症防治行动实施的进展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健全法律 法规、加大政府投人、防治结合和多方协同推动等建议,来推进癌症防治工作的实施。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健康上升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1]。为保障“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重点任务的落实,国家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2]《健 康 中 国 行 动 (2019—2030年)》[3]和《健康中国行动一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 0 2 2年 )》(以下简称《实施方 案》)[4]等系列政策文件。


其中癌症防治行动作为 15 个重点专项行动之一,行动方针清晰,实施路径可行,是充分结合我国癌症流行病学特征、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而制定的。 


一 、我国癌症流行病学特征与变化趋势 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公 共卫生问题。


全国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肿瘤登记覆盖点新发肿瘤病例约392. 9万例,死亡病例约233. 8 万例[5]。近 15年,癌症总体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年增长幅度分别约为3 . 9 % 和 2 . 5 % 。2019年,我国非传染性疾病死因构成比前三位分别为,心血管疾病43.04 % ,恶性肿瘤25. 48 % ,慢性呼吸道疾病10.19 % 。经过努力,近10年来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明显提升,从30.9%上升到 40. 5% , 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以癌症发病部位看,我国癌症流行特点呈现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高发癌谱并存的复杂局面,具体表现为肺癌和结直肠癌(发达国家高发癌 种)迅速上升的同时,上消化道癌症(发展中国家高发癌种)仍处于高位。 


二 、 癌症主要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癌症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如烟草使用、病原体感染、酒 精 、紫外线辐射、电离辐射、 射频电磁场的暴露、饮食与营养、体力活动、久坐行为 、肥胖、饮食致癌物质,职业因素、药品及空气、水、土壤和食物的污染等[7"*;。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 癌症研究署(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m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WHO/IARC)于 2020 年发表的《2 0 2 0全球癌症报告》w ,对已知癌症相关危险因素的现状及其导致的癌症进行了详细分析。


如吸烟可导致包括肺癌、口咽部恶性肿瘤和喉癌在内的至少20种癌症;IA R C公布了幽门螺杆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1 1 种 可导致癌症的感染性病原体;酒精与口腔、口咽、 喉咽和食管等多个部位的癌症有关等。在中国, 超过 50 % 的癌症死亡归因于饮酒、吸烟、摄人高热量食品、慢性传染病和糖尿病等可改变的危险因素[5]。对此,《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需政府 、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从健康促进、疫苗接 种 、健康生活和工作环境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危险因素控制心动。


三、 癌症防治供给能力的现状和发展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癌症防治工作,尤其是健康 中国战略实施以来,在癌症防治领域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和措施。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肿瘤防治体系,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癌症防治能力建设的目标 是癌症防治资源均衡布局,通过提升国家癌症中 心的能力建设,发挥区域癌症中心的组织、引领和协调作用,推进省级癌症防治中心积极发挥作用, 以强化各级癌症防治机构职责,整体提升癌症防治水平。


国家癌症中心通过技术支持、人才帮扶和医联体协作等形式,积极推进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探索开展多种区域癌症中心建设模式。截至 2 0 2 0年 ,我 国 2 3 个省(区 、市 )设立了省级癌症中心,并积极发挥省域内各项癌症防治统筹职能。


目前,由国家癌症中心作为引领,区域癌症医 疗中心作为中坚,省级癌症防治中心作为枢纽,辐 射地市、县级综合/肿瘤专科医院的防治网络已初具规模。《实施方案》提出,要继续健全肿瘤登记制度和推广癌症早诊早治行动。 

目前,我国肿瘤登记处已达 574个 ,覆盖人口约 4. 3 8 亿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31. 5 % [|°]。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全国3 1 个省(市 、自治区)的 2 6 3个项目点,早诊率达 7 5 % 以 上 ["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全国 20 个省份 的 42 个城市,早诊率达 64 % ;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 治项目覆盖淮河流域4 个省的3 2个项目点,早诊率 达 72 % 。

下一步将按照《实施方案》提出的“预 防为主,防治结合”理念,进一步完善癌症防治体系,加大癌症预防能力供给。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依然 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癌症防治工作也 是如此。我国癌症防治事业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 的问题并存,主要表现在服务能力整体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癌症预防、诊疗和康复需 求;有限的防治资源大多用于中、晚期患者的诊治;优质医疗资源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地区间防治丁 作差距较大,基层及贫困地区癌症防治能力和水平 有待提高;癌症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 升;肿瘤发病因素控制、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亟待加强等。

有研究[12显示,我国公立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发展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主要分布在经济 相对发达的省市,与高层次人才集聚数量和质量呈正相关。 

四、关于持续推进癌症防治策略的建议 


1 .健全法律法规,协调各主体参与。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的实施需以国家保障为基础,落实社 会效用。除了制定规划外,还要健全相应法律法 规,形成“法在前,规划措施在后”的防治模式,完善 癌症防治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于 2020年 6 月 1 日开始实施,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基本 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以尊重和保障人民健康权为核心内容,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法治保障。


但这一基础性法律还需要充实和细化相应单行法律及配套法规和规章,形成卫生健康领 域完善的部门法体系。目前,对于癌症防治的保障 ,尚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制, 仅停留在纲要、规划等政策和文件层面,缺乏刚性约束力,出现执行难的情况。


因此,在癌症防控领域,需要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为原则和框架,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推进癌症防 治法治化进程。一方面,要尽快立法,在肿瘤登记和癌症早诊筛查、控烟 、抗肿瘤药物管理和使用等多个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改善以政策性文件和部 门意见作为保障而导致的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癌症早诊早治 、肿瘤诊疗指南和技术规范及肿瘤大数据等机制和制度,配合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对于癌症防治行动,还要通过法律法规明确以“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的方式,建立协调制度。在国家层面 ,明确“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的职责和事权 ,联络和协调各政府部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中积极发挥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癌症防治行动。 

2 . 加大政府投人,拓宽筹资渠道。围绕癌症防治资源投人相对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各级政 府应按规定落实癌症防治的财政投人,给予资金倾 斜支持,调整投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癌症 防治诊疗能力和水平。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第一,逐步加大各级政府对癌症防治专项行动的投人,完善城市和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财 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推动从“治疗为主”向“预防 为主”转变;第二,考虑对中国人群癌症筛查的卫生 经济成本和效果,完善筛查指南和方法,避免有限 的卫生资源浪费;第三,加大社会办医支持力度,建 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多元筹资机制;第四, 加强对癌症防治投入政策的绩效评估,推动医疗卫 生事业持续发展。 

3 .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继续加强一 、二级预防,建立癌症筛查、治疗三级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第一,要积极推进全民健康促进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动员人民群众参与 卫生与健康事业,实现人民共建共享;第二,要进一步强化癌症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能力。癌症筛查 和早诊早治作为重要的二级预防手段,是实现我国慢性病中长期规划目标的重要抓手。 


目前,国家开展的几个大型癌症筛查早诊早治项目,已取得 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一步要推行癌症 筛查和早诊早治同质化发展;第三,要突出抓好肿 瘤登记工作,清晰了解和全面掌握癌症发病等情 况 ,为癌症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各地要组织实施好辖区肿瘤登记工作,各级单位需按照国家 要求和部署,履行肿瘤登记报告职责,持续推进肿 瘤登记丁作扩点扩面、提质增效;此外 ,还要以国家癌症中心为主导,建立覆盖全国的肿瘤患者随 诊体系和医院死因登记体系,推进中国肿瘤登记 平台建设;第四 ,对肿瘤诊疗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并推广常见癌症诊疗临床路径与技术规范,深 化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建设,开发并完善肿瘤单病种质控平台。

4 . 共同推动,落实 “将健康融人所有政策”。《“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将健康融人所 有政策”是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癌症防治行动中也要深人贯彻落实 这一政策。

第一,规划时积极落实“将癌症防治融 入所有政策”。作为我国卫生健康战略的重点,癌症防治工作应被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和社会民生保障的重点内容 ,统筹规划 ,全面推进癌症防治行动计划;

第二 ,加大癌症防治跨部门合作力度。开展跨部门合作是“癌症防控融人各项政策”的关键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承担各自的癌症防治保障责任 ,建立以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为原则的合作机制。如卫健 、医保、药监 、民政和银保监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 、医疗救助 、 慈善救助和商业保险等制度的互补和衔接,完善抗肿瘤药物的供给机制 ,降低肿瘤患者就医负担。 

癌症防治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迫切任务,癌症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的出台是我国癌症防控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和防癌抗癌事业持续深入推 进的良好契机。因此 ,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从多个层面部署和推进癌症防治工作, 确保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 1 ] 王秀峰, 苏剑楠,王 昊 健 康 中 国 ”建设监测评估框架和指 标体系研究[ J ] .卫生经济研究,2020, 37 :3名.

 [ 2 ]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E B /0 L ]. (2019-06-24) [2021-06-06].

[ 3 ]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 [EB/O L]. (2019-07-15)

[ 4 ]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 育部,等 .健 康 中 国 行动— 癌 症 防 治 实 施 方 案 (2019—2 0 2 2年 )[E B /0 L ]. (2019-09-20) [ 2021-06-06 ]. 

[5 ] Zhang SW, Sun KX, Zhen RS,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5[JJ.JNCC, 2021, 1:2-11.

[ 6 ] 郑荣寿,孙可欣,张 思维,等 .2 0 1 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 况分析[ J ] • 中华肿瘤杂志,2019, 41 :19-28. 

[7 ] WILD CP, WEIDERPASS E, STEWART BW. World cancer report :cancer research for cancer prevention [ M ]. Ly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2020.

[8 ] Chen WQ,Xia CF, Zheng RS,et al. Disparities by province, age, and sex insite-specific cancer burden attributable to 23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in China: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J]. Lancet Gloh Health, 2019, 7 :e257-269.

[9 j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orld Cancer report 2020 [ EB/OL]. ( 2020-02-04 ) [ 2021-06-23 ]. https://www. iarc. fr/ cards_page/ world-cancer-report/.

[ 1 0 ] 魏 文强 . 中国肿瘤登记工作及其在落实全面健康战略中的作用[ J ] .中国肿瘤,2020, 29:721-724.[ 1 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癌症基金会,农 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专家委员会. 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农 村 )工作报告:2018/2019[ R ]. 2019. [ 1 2 ] 董恒磊,黄国欣,张 申 ,等 . 我级肿瘤 V 科医院资源配 置及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J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 36:629-633.


声明:文章出处见来源,仅供疾病科普分享,不具临床指导意义,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您,

可以花几秒钟,

将本文转发出去,

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让更多人看到生命的希望!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