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医务人员薪酬改革到来!这类人员可实行年薪制-其他-智连星医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武汉市推进市区级医院特色化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导向,高质量推进市区级医院特色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成一批全国排名靠前、综合实力强、专科特色鲜明、品牌效应凸显的高水平、现代化医院。

图源:武汉市政府网

图源:武汉市政府网


工作任务具体如下:

1、学科能力提升方面,《方案》要求实施深入推进“名医院、名专科、名医师”工程,坚持“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策”的原则,实现学科技术进步、人才优化以及管理创新。加强特色专科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在既往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基础上,全市市、区级医院再布局新增5-6个专病诊疗中心。

2、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指出,要支持专科特色化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赋予其人才举荐权,医院特色专科引进的学科带头人,经举荐可直接入选“武汉英才”产业领军人才,并按照武汉市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资金资助和相应人才政策支持。

实施武汉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工程,优先支持专科特色化医院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3、针对人事薪酬改革,《方案》要求对特色专科开通进编绿色通道,简化招聘流程。对特色专科发展急需的人才,可采取考核、专家评价等方式进行专项招聘;对符合条件的特色专科医院下放职称评审权;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符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经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越级条件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越级晋升。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的薪酬水平,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结合实际自主确定分配模式,对特色优质专科学科带头人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分配形式。

4、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明确,要支持医院结合特色专科发展方向,建立医院层面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鼓励医院整合相关优势资源,积极创建省级、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推动临床新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打造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的推广平台;鼓励三级医院设立研究型病房,研究型病房不纳入医疗机构床位数管理,病床效益、周转率、使用率等指标不纳入考核范畴,并由医院结合自身实际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鼓励医院围绕特色专科发展方向,与高校院所、企业联合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鼓励医院在特色专科发展方向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与全市特色领域医药企业开展临床试验研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在汉转化和先进诊疗技术应用示范;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评估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通过竞争性课题、市场化服务收入等方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5、实施医院管理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指出,要推动医院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科学化,按照国家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积极推动和建立科学、高效、优质的医院评价和管理体系。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承担重点建设任务的医院要积极争创国家、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示范医院,每家医院要形成1-2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医院管理新模式、新经验;推动特色专科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和团队建设。

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严格落实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目标,凡纳入特色专科建设范围的医院,要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3级、互联互通测评4级、电子病历应用评价5级,逐步在医疗、管理和数据应用等方面实现智能化。

------------------

落实经费保障

2022—2025年,由市财政每年筹措1亿元资金作为医院特色专科发展专项经费,并按照每年10%的比例递增。新增的专项经费优先用于现有政策未覆盖、经费未保障的项目。相关医院需制订医院建设方案,明确建设总目标及分年度建设目标,制定任务清单等,分年度、分渠道编报年度预算。在资助总额度内,相关医院的实际资助额度,由市卫健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根据各医院建设方案、具体预算和绩效目标申报表进行审核后,纳入市卫健委年度部门预算。专项经费重点用于特色专科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高端医疗设备配置、小型修缮或者改造工程等。各医院每年自主安排不低于年医疗收入的2%用于支持特色专科发展,其中,科研经费支出不低于医院年支出总额的1%。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卫健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另行制定。

--------------------

武汉市区级医院特色化发展方向(17家)

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皮肤病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心血管病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烧伤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市骨科医院)、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传染病医院)、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肛肠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脏病专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结核病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武汉市第二老年病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武汉市汉口医院(武汉市康复医院)、武汉市武昌医院(武汉市脑血管病医院)、武汉市东湖医院(武汉市医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武汉市肝病医院)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