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健康教育提升社区慢性病患者药物性肝炎防控认知行为的效果分析-其他-智连星医

【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肝炎进行防控,采用健康教育方式随后进行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在本社区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肝炎防控,随后进行效果分析。结果:通过对对照组、观察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其中对照组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不掌握率分别为45.0%、35.0%、20.0%,观察组药物性肝炎健康知识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不掌握、总掌握率分别为62.5%、32.5%、5.0%,总体掌握率分别为93.33%。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药物性肝炎防控,认知行为相比之前明显改善,效果较优。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慢性病;肝炎防控

药物性肝炎作为由于药物引起的损害,作为一种非病毒感染当前来说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同时临床表现多样。目前经文献表明,多种药物均会引起此种疾病,同时本病发病率相对增高。为减少药物性肝炎发生率提升依从性通过进行肝炎防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在本社区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90例,随后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其中分为干预1组和干预2组。其中每组患者人数为45例。对于干预1组来说,其年龄在60岁到85岁之间,老年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68.7±1.2岁。对于干预2组来说,其年龄在61岁到84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值为67.4±1.4岁。干预1组和干预2组患者慢性病分为三种,首先是糖尿病,其次是高血压,除此之外还包括冠心病。

1.2方法

对于干预1组患者来说,采用社区常规护理方式。

对于干预2组患者来说,采用慢性病管理相关方式。

第一,进行患者档案的建立,通过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进行记录,随后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探究。此外相关医护人员还应采用上访的形式。对于社区人员来说还应进行进行健康宣传讲座[1]。通过对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进行讲解,在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后根据相关情况制定护理措施。

第二,对于小区可以通过设立科普、黑板报等专栏项目并进行书面药物材料的发放,其中主要包含一些药物性肝炎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安全用药讲座。在进行药物损害等相关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进行药物宣传,从而促进预防。在定期进行药物宣传的同时建立相应的咨询平台。对于其中一些年龄偏大的患者还可以到家中进行健康指导。在加强卫生机关进行药物检测的同时,对于其中的一些虚假宣传还应进行打击,避免出现不良情况。

第三,通过进行质量控制,针对当前健康教育的相关效果做好统计和分析,随后进行质量处理和控制。

1.3 观察指标

主要是包含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药物性肝炎防控知识和相关掌握程度。

2.结果

   通过对对照组、观察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其中对照组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不掌握率分别为45.0%、35.0%、20.0%,观察组药物性肝炎健康知识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不掌握、总掌握率分别为62.5%、32.5%、5.0%,总体掌握率分别为93.33%。

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组别

例数

完全掌握

部分掌握

不掌握

总掌握率

对照组

30

18(45.0)

6(35.0)

6(20.0)

24(80.00)

观察组

t

P

30

25(62.5)

12.352

<0.05

3(32.5)

13.904

<0.05 

 2(5.0)

  9.305

<0.05

28(93.33)

10.345

<0.05

3.讨论

在现阶段,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病率逐渐提升。单纯的药物治疗不能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因此要采取不同措施来配合治疗,并进行躯体以及饮食的调整。自我管理作为当前治疗慢性病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减轻各种心理压力,对生活方式进行整改,提升整体的行为模式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对于患者来说,饮食调整具体锻炼等都需要自己来实施,因此应通过进行自己有效管理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5]。近年来慢性病人数不断增多,在当前药物开发和联合应用中药物性肝损伤率不断增加。肝脏作为人体的代谢器官和药物转化器官,一般情况下经过生物转化清除同时肝脏的状态直接影响人体。

慢性病档案管理作为一个个体化、综合信息资料库,其能够有效进行分级诊疗及会诊,效果优良。在病案管理中,应建立电子化系统。在目前情况下特定电子化病人中以计算机化病案作为主要基础,在此同时通过数据提供以此来进行电子决策病案临床维持。在计算机设备转化等的情况下促进信息交互,随后通过结合加工记录传输在信息采集等的结合基础上促进电子病案功能实现。

在当前来说通过进行相关信息数据收集进行资料备案,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数据及信息的准确建立,通过进行信息发掘,并确保信息完整性。通过进行病案资料库的准确建立,提升整体效果。除此之外,在慢性病管理的过程中,第一,进行集体化教育的举办。通过对慢性病相关知识,包括临床表现、并发症等采用集体授课形式进行自我管理。第二,进行个体化健康主导,通过对患者进行实际评估,包括健康状况和存在问题,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第三。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手册的编制。通过进行肾脏病相关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掌握。

很多老年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与生理方面的压力,非常容易致使病患发生焦虑、烦躁、抑郁的负面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治疗的成效。经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展开不定期的健康知识培训,给患者合理的帮助与支持,第一时间掌控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提升患者与其家属的沟通交流,注重患者的内心动态,及时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多种情绪活动,可高效培养患者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性,成效显著。综上所述,采用社区护理服务整体效果相对较为优良,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玲,姚玉华.慢性乙型肝炎延续护理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04):34-37.

[2]平春霞,陈玉涵,包志英.慢性病管理系统化护理对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09):1079-1081.

[3]孔令娜.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编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