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应用60例-其他-智连星医

 反流性食管炎(GERD)是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充血、水肿、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是常见的消化道动力性障碍性疾病。现代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常因情绪不舒、酒食不节等损伤脾胃枢机功能,气机升降失常,导致中焦痞塞不舒。其发病多位于食管中下段,严重者可并发食管狭窄,临床症状以反酸、烧心为主,胸骨后灼痛次之。目前报道食管腺癌发生正在增多,与此相关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状态,因此,认为GERD存在是出现Barrett食管的高危险因素之一[1]。目前,西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存在疗效不满意、复发率高、价格昂贵等问题。我科运用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取得良好效果,并与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2],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Ia: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Ib: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中医辨证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隐痛,反酸烧心,恶心嗳气,倦呆乏力,舌苔白腻,脉弦滑。

1.2 一般资料:120例病例均来自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5—68岁,平均(48.2±6.5)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3.7年;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32—67岁,平均(46.8±6.1)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3.5年。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1.3 排除标准:①并发食管恶性瘤者,合并严重的肝胆胰肠道及心肾疾患者,精神病者。②妊娠、幽门梗阻、贲门失弛缓症。③年龄在18岁以下,70岁以上。

二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口服自拟加味半夏厚朴汤:清半夏l2g、厚朴lOg、茯苓l5g、陈皮lOg、瓜蒌l2g、黄连6g、元胡lOg、干姜lOg、煅瓦楞 3Og (先煎)、党参l5g、炙甘草lOg。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文火煎20分钟取汁留渣,再加水300ml依前法煎,取汁,将两次煎得药汁混合后约300m1分早晚饭前温服,每天1剂,早、晚饭后30分钟各服一次。胸骨后痛加川楝子、郁金各lOg;呃逆明显者加代赭石l5g、旋覆花l2g;虚实错杂者加吴茱萸、炒栀子各lOg;肝气犯胃者加柴胡l2g、佛手l5g;饮食伤胃者加焦三仙各lOg;呕吐痰涎加竹茹lOg、砂仁6g;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lOg、麦冬lOg;腹胀嗳气加枳壳lOg、绿萼梅各lOg。

2.2 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片(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186)30毫克,每天1次和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10003 ) 10毫克,每天3次。

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判断近期疗效,以停药后3个月患者复发情况判断远期疗效。两组服药期间均忌酒、浓茶、咖啡。同时禁食坚硬、粗糙、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三 结果

3.2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拟定: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复查内镜判断为0级;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内镜分级减少l~2级;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内镜分级无变化或增加。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8.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60

28

26

6

90.00

对照组

60

17

24

19

68..33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四 病案举例

顾某某,男性,57岁。2009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因醉酒饱食与家人发生口角10小时后,出现胃脘疼痛、吞酸烧心、胸闷喘促、恶心欲吐、吞咽痛、两胁胀痛、小便色黄,大便正常,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自服用H2受体拮抗剂等药其效不显,入院检查。查体:体重80公斤,血压130/80mmHg,脉搏80次/分,心律规整。心电图、血生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为返流性食管炎,用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治以和胃止痛,降逆止酸:清半夏l5g、厚朴lOg、茯苓lOg、黄连6克、柴胡l2g、炒栀子lOg、木香lOg、川楝l2g、元胡lOg、干姜6g、煅瓦楞3Og (先煎)、炙甘草6克。日1剂,煎服,早晚分服。连服1周,诸症减轻,仍嗳气不欲食,加焦三仙各lOg、代赭石l5g,枳实l2g,再继服一周,诸症消除,三月后随访未复发。

五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为防御机制削弱和食管酸清除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降低、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tLESR)过度等。因抗反流机制减弱、食管防御性机制下降,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产生食管炎症、糜烂、溃疡等一组症状,目前西医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以抑酸和促进胃肠动力为主药。胃食管反流病在中医学中属“胃脘痛”“吐酸”“嘈杂”等范畴,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日久化热,热邪犯胃或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伤及脾胃,脾虚胃实,寒热错杂,脾不升清,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所致。半夏厚朴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原为治疗梅核气,咽中如有炙脔而设的。据此我们运用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本病,方中半夏厚朴汤以顾虚实,寒热并用以和阴阳,元胡、厚朴、煅瓦楞以增强理气止痛、和胃降逆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半夏厚朴汤及其组成药物均有促进在体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还有良好的止呕作用。半夏有显著减少胃液分泌,降低游离酸,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进粘膜修复等作用;黄连能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抗炎;干姜能镇静、镇痛、抗炎、抑制胃酸分泌;党参能抗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损伤促进溃疡愈合;甘草、厚朴、元胡均有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作用,元胡还有镇痛止呕作用;煅瓦楞含碳酸钙,能中和胃酸;瓜蒌明显降低大鼠胃酸分泌及浓度,有抗溃疡作用、且对多种球菌、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该方有行气降逆止酸的功效,能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是通过降低游离酸,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消除胃粘膜水肿、充血,改善食道粘膜损伤,抗炎镇痛,促进其炎症愈合,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胸痛、烧心、反酸、嗳气等症状目的。在临床上,加味半夏厚朴汤随兼症灵活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治疗后复发率明显减低,值得加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田升,邹晓平,邹多武,等.反流性食管炎流行率和危险因素分析.临床消化病杂志,2004,16:137.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4-117.



;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