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柳叶刀·肿瘤学》:哪种免疫联合治疗副作用最大?-其他-智连星医

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时,会有什么副作用?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一个全面的答案。


近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赫捷、王洁和高亦博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发现,化疗与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联合用药时,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97.7%,在四种联合治疗中最高


此外,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联合用药时最常见的副作用分别是:贫血(45.4%)、疲劳(34.3%)、疲劳(26.4%)和吞咽困难(30.0%)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的旗下的子刊《柳叶刀·肿瘤学》上[1]。

虽然抗PD-1抗体和抗PD-L1抗体在多种肿瘤中有较好的疗效[2],但仍有很多患者不响应治疗,提示这种疗法或许应该和其他疗法联用,以进一步改善免疫抑制的微环境[3,4]。


实际上,与免疫调节剂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细胞毒性化疗联用后,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治疗获得了更好的疗效[5],目前已有多项疗法获批[6,7]。


虽然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单独用药总体可耐受,但和其他疗法联用后,可能带来一些威胁生命的副作用。比如一些meta分析表示,比起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治疗单独用药,联合抗CTLA-4抗体用药后,治疗毒副作用发生几率显著升高[8,9]。


所以非常有必要用标准的方法全面地评估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和其他疗法联合用药的副作用,指导临床用药,预控潜在风险。


这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评估了所有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产生的治疗相关的副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看看研究人员是怎么做的吧?


研究人员用关键词系统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三个数据库,囊括了发表于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21日之间的文献。

                                    纳入排除过程

研究的最主要结局是meta分析总结出的总发生率(即至少发生过一次副作用的患者数量/患者数量总数),以及所有治疗相关的副作用、三级及以上治疗相关的副作用的分类总结(含每种副作用类型的发生率)。


让我们来看看结果吧。


研究人员检索发现了2540条相关的记录,通过入排标准,最终挑选出了161篇研究论文,累计17197名患者的信息可以用于meta分析


其中来自于159项临床试验的17116名患者的数据,可以用于治疗相关副作用的统计;来自于142项临床试验的16224位患者的数据,可以评估治疗相关副作用的总发生率。


联合治疗可以被分成四类:(1)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与化疗联用;(2)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与靶向治疗联用;(3)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与免疫治疗联用;(4)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与放疗联用。


这四种类型中,最常见的联合用药依次为: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23项);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联合VEGF信号通路抑制剂治疗(18项);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联合抗CTLA-4抗体治疗(40项);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联合立体定向放疗(3项)。

咱们先来看看总副作用的发生率。


免疫(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联合化疗纳入了36项临床试验,43类治疗方案;其中所有等级的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97.7%,三级及以上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8.3%


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纳入了45项临床研究,47类治疗方案,其中所有等级的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94.5%,三级及以上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47.3%。


免疫联合免疫治疗纳入了54项临床研究,包括57类治疗方案;其中所有等级的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86.8%,三级及以上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35.9%


免疫联合放疗纳入7项临床研究,包括7类治疗方案。其中所有等级的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89.4%,三级及以上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发生率为12.4%

A为四种分类的总副作用发生率;B为四种分类三级及以上副作用的发生率


计算副作用分类时,研究人员统计了700多项副作用;因为副作用条目比较多,研究人员仅挑选了常见的副作用,用于meta分析(在一类联合用药中,至少有20%比例的临床试验,报告了该项副作用,才会纳入)。


具体来看:


免疫联合化疗纳入了44项临床试验,51类治疗方案;有32类副作用纳入量化分析。其中包括所有等级,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贫血(45.4%)和脱发(45.1%);仅计算三级及以上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中性粒细胞减少(19.6%)和贫血(11.4%)。


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纳入了50项临床研究,53类治疗方案;有37类副作用纳入量化分析。包括所有等级,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疲劳(34.3%)和腹泻(31.7%);仅计算三级及以上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高血压(9.3%)和低钠血症(3.6%)。


免疫联合免疫治疗纳入了57项临床研究,包括60类治疗方案;有45类副作用纳入量化分析。包括所有等级,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疲劳(26.4%)和腹泻(21.1%);仅计算三级及以上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脂肪酶增加(7.2%)和结肠炎(3.6%)。


免疫联合放疗纳入8项临床研究,包括8类治疗方案;有24类副作用纳入量化分析。包括所有等级,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吞咽困难(30.3%)和恶心(24.9%);仅计算三级及以上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淋巴细胞减少症(10.3%)和吞咽困难(8.8%)。

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用、放疗联用的3级及以上副作用的发生率


另外,156项临床研究(包括16554位患者)报告了治疗相关的死亡,总共有180例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其中,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免疫联合免疫疗法的治疗相关的死亡率分别为1.49%、0.85%、0.87%。免疫与放疗联用的研究中,无与治疗相关的死亡被报告。

总的来看,这篇研究非常全面地总结了与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联合用药时,发生治疗相关副作用的情况,也非常细致地统计了各项副作用亚类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证据。


其中,抗PD-1抗体或抗PD-L1抗体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四大类型,分别联合用药时,三级及以上等级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68.3%、47.3%、35.9%和12.4%,常见的副作用类型也各有不同,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Zhou X, Yao Z, Bai H, et al.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 of PD-1 and PD-L1 inhibitor-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 in clinical tria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Oncol. 2021;22(9):1265-1274. doi:10.1016/S1470-2045(21)00333-8

2.Ribas A, Wolchok JD. Cancer immunotherapy using checkpoint blockade. Science. 2018;359(6382):1350-1355. doi:10.1126/science.aar4060

3.Brahmer J, Reckamp KL, Baas P, et al. Nivol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Advanced Squamous-Cell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5;373(2):123-135. doi:10.1056/NEJMoa1504627

4.Rittmeyer A, Barlesi F, Waterkamp D, et al. Atezoliz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OAK): a phase 3, open-label,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 2017 Apr 8;389(10077):e5]. Lancet. 2017;389(10066):255-265. doi:10.1016/S0140-6736(16)32517-X

5.Xin Yu J, Hodge JP, Oliva C, Neftelinov ST, Hubbard-Lucey VM, Tang J. Trends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for PD-1/PD-L1 inhibitors. Nat Rev Drug Discov. 2020;19(3):163-164. doi:10.1038/d41573-019-00182-w

6.Motzer RJ, Tannir NM, McDermott DF, et al.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versus Sunitinib in Advanced Renal-Cell 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18;378(14):1277-1290. doi:10.1056/NEJMoa1712126

7.Overman MJ, Lonardi S, Wong KYM, et al. Durable Clinical Benefit With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in DNA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J Clin Oncol. 2018;36(8):773-779. doi:10.1200/JCO.2017.76.9901

8.Xu C, Chen YP, Du XJ, et al. Comparative safety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BMJ. 2018;363:k4226. Published 2018 Nov 8. doi:10.1136/bmj.k4226

9.Almutairi AR, McBride A, Slack M, Erstad BL, Abraham I. Potential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Monotherapy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of Ipilimumab, Nivolumab, and Pembrolizumab for Advanced Melano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 Oncol. 2020;10:91. Published 2020 Feb 11. doi:10.3389/fonc.2020.00091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