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在排名前10的医院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只有这三家医院是位于二线城市。杭州、武汉、成都都是近年来热度较高的网红城市,都是东、中、西地区的头部城市,聚集了当地较高的医疗水平。
北上广占据的份额接近50%,另外分布区域集中在省会城市。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大量病人在等级医院排队,少量病人利用次级和基层的医疗结构。
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上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是卫生健康领域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很多患者跨区域就医、增加医疗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
智慧化医院 瑞金先行第一人
在众多医院中,信息化评级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达到了七级之高。瑞金医院的信息化始于1988年,在1995年就开始了全院性的HIS建设,历经委托开发、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等发展模式,如今已建立起覆盖全院的信息化应用体系。
2020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对各级各类医院开展问卷调查。医院调查覆盖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对年度医院信息化运维投入在年度总收入的占比进行调查,投入占比区间在0.1%~0.3%的医院占58.9%,投入占比区间在0.3%~0.6%的医院占16.7%,投入占比在0.6%以上的医院占10.9%,在调查年度未投入的医院占8.5%。
除了投入资金以外,综合类信息化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在疫情期间,卫健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做好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加强医院远程诊疗建设、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关于智慧医院的建设等,疫情作为突发性因素极大程度上的影响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远程诊疗、智慧药房、门诊预约等项目被强调需要完善。
有不少医院管理者认为,信息化建设有专业的公司就行了,自己单位的信息部门人员能力如何,关系不大。
而现实情况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中心承担制定信息化规划、组织系统建设、开展项目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工作,作为甲方代表,只有信息中心具备强大的专业能力时,才能做到把控方向,把握关键,守护医院利益。医院对于自身的信息化进程要有总体目标设计、战略规划,规范信息化技术和标准,引进和培养综合信息化人才。
地理区位优势 华东独占鳌头
从地理区位来看,华北地区5省市在前100强中上榜的就有19家医院,其中13家是北京的医院,此外,内蒙古没有医院进入前100强榜单。华北地区医疗水平主要是北京一家独大,其他城市望尘莫及。京津的医院对于周围城市的虹吸效应,更加剧了医疗水平的差距。
华东地区共有29家医院上榜,江浙沪地区较高的经济发展,不同于中西部顶级医院出现在省会城市的现象,江苏浙江山东都有非省会城市的医院出现在榜单上,如温州、徐州、青岛、烟台等城市。
西南地区有6家医院进入排名前100,分别是重庆市、四川省各两家医院,云贵二省各一家医院,其中西藏自治区没有医院进入排名前1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939.53的高分位居全国第二名。西南地区医疗水平并不均衡,普遍较弱。
西北地区共有7家医院进入全国排名前100,其中陕西、甘肃、新疆各有两家医院进入排名前100,宁夏有1家。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以六级的信息化水平排名全国第78位,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甚至超过了大部分中西地区省会城市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