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种肺部的恶性肿瘤,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首位。肺癌细胞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
早期肺癌通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刺激性咳嗽、咳血或血痰、胸痛、气短等症状。
越是早期肺癌,其五年生存率和长期生存率就越高。例如通过胸部CT肺癌筛查发现的早ⅠA期肺癌患者其五年生存率最高可达92%以上。
近年来随着胸部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得以被早期发现。
肺癌筛查是指在肺癌的高发地区、锁定肺癌的高危人群,通过以胸部CT为主要的各种检查方法,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和液体活检项目。

建立并完善有效的早期肺癌筛查方案,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筛查,尽早地早期发现那些早期肺癌患者,尽早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长的生存期。
1、筛查人群
(1) 年龄为 50~74岁,具有吸烟史 (吸烟量 20包/年) 或已戒烟但戒烟年限低于15年,具有家族史及肺癌高危因素,推荐行肺癌筛查。
(2) 年龄≥75 岁者可考虑机会性筛查。
2、筛查技术
(1) 首选低剂量CT(LDCT)进行肺癌筛查,不建议用胸部X线检查进行肺癌筛查。
(2) 肿瘤标记物、支气管镜、痰细胞学检查、肺癌抗体等可作为辅助筛查,但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3、筛查频率
建议筛查间隔时间为2年。
4、筛查管理
对行筛查患者,应分为基线筛查检出与年度筛查检出分别细化管理。
为了提高肺癌高危人群、肺癌患者和家属对于肺癌诊疗的认知,江苏省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医师——吴卫兵教授,为大家讲解【肺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点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