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不同种类的白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其中,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免疫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吞噬活性,可吞噬细菌、衰老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和坏死的细胞等。
白细胞低的危害一般包括身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以及引起消化系统异常、神经功能受损或罹患血液系统疾病。
1、身体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是身体的重要免疫细胞之一,可以吞噬并消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防止机体受损。当其浓度降低,其保护身体的功能就会减弱,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
2、感染风险增加: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身体对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的防御能力降低,容易被感染,患者可能经常出现没力气、发热等症状,甚至引发一些炎症,如中耳炎、肺炎等疾病。
3、消化系统异常:存在此类问题的患者,还会使得消化功能下降或发生紊乱,进而会出现胃胀、打嗝、食欲减退等症状。
4、神经功能受损:白细胞明显下降后,还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失眠、多梦等现象。
5、罹患血液系统疾病:白细胞中的粒细胞减少时,体内的细菌容易在没有抵抗能力的情况下迅速扩散到其他部位,当细菌进入血液时,可能引发败血症,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护理措施有保持空气清新、注意个人卫生、健康饮食、适当活动、规律作息等。
1、保持空气清新:可以经常将室内门窗打开,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注意个人卫生:需要加强卫生工作,比如饭前便后洗手。
3、健康饮食:三餐可以吃肉类、蛋类、蔬菜,两餐之间可以适当吃水果,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4、适当活动:可以在每天早上或者是傍晚进行活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机能。
5、规律作息:应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在晚上10点之前睡觉,保持7-8小时睡眠时间,对健康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