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科学防癌助力全民健康 滨医附院肿瘤科主任宁方玲教授接受大众日报记者采访-生活分享-智连星医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每年,我国新增肿瘤患者高达457万,死亡人数达300万。针对当前肿瘤发病现状及各种肿瘤疾病的防治特点,结合当下先进的诊疗手段,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宁方玲详细科普了防治肿瘤疾病的相关知识,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将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避免认知误区 肿瘤并非就是癌症

      宁方玲介绍,肿瘤和癌症在概念上有所区别,这在日常交流中容易引起混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肿瘤的细胞生长较为有序,通常不会侵犯周围组织或者远处转移。相较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较为乐观,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小。而癌症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俗称,恶性肿瘤中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称为肉瘤,是有侵犯周围组织和转移能力的肿瘤。恶性肿瘤的细胞生长无序且快速,容易侵犯到邻近组织,甚至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远处转移,可破坏机体免疫功能、组织功能和器官功能,重者导致患者寿命缩短,出现死亡。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及肿瘤疾病应注意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在谈及肿瘤时,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宁方玲还表示,正确理解肿瘤和癌症的概念,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恶性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发病率通常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

       谈及让人们闻之色变的恶性肿瘤,宁方玲详细介绍了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发病情况及年龄分布特点。据她讲述,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肝癌、食管癌和妇科肿瘤等,其中乳腺癌和肺癌的发病率较高。治疗最具挑战性的肿瘤是肝胆胰系统的肿瘤。

     “恶性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发病率通常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宁方玲说,不同年龄阶段,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也有所不同,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脑瘤和恶性淋巴瘤;青壮年时期,肝癌和白血病发病率较高;而在中老年人群中,则以胃癌、食管癌、宫颈癌、肝癌和肺癌为主。更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多发生在两个高峰期,一是35-40岁的青年期,二是50-60岁的更年期。同时在10岁以下的男性儿童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而在20至60岁的女性中,特别是35至55岁的年龄段,乳腺癌和宫颈癌导致发病率上升;60岁以上的男性中,食管癌、胃癌、肺癌和肠癌发病率呈现高峰态势。

      因此,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人群最容易患癌,中老年人成为癌症的高发人群。这主要是因为癌症具有一定的潜伏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力逐渐减弱,接触致癌物质的机会也相应增加,因此癌症往在中老年人中发生。

新型疗法崛起 肿瘤治疗更加多元化、个体化、精准化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逐渐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谈及肿瘤治疗,宁方玲表示,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切除肿瘤组织来消除病灶,化疗是利用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放疗则是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以杀死癌细胞。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也各有其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或毒副作用。”宁方玲说,在具体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人的分期、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以及病人的一般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逐渐崛起。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的治疗方法,可以准确作用于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或者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而杀伤肿瘤的一种疗法,具有较低的副作用和较高的生活质量。内分泌治疗则是一种针对特定类型的肿瘤,尤其是受激素影响的肿瘤(如某些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或阻断激素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旨在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这些新型疗法的运用,使得我们的肿瘤治疗更加个体化、精准化,也可实现多元化诊疗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宁方玲表示,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肿瘤病理特点、病情分期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旨在达到最佳疗效,同时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往往包括多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以达到相互协同、增效减毒的目的。

     "这种治疗的优势在于,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以期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降低患者的痛苦。”宁方玲也表示,患者及家属也应充分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期早日康复。

个体早预防可有效降低恶性肿瘤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若将现有的肿瘤认知全面转化为防治行动,近一半的肿瘤发病是可以预防的;对于无法预防的肿瘤,通过筛查早期发现,患者仍有机会获得治愈。因此,全面预防和早期干预仍是肿瘤疾病的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宁方玲介绍,通过实施三级预防措施,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肿瘤,从而为患者带来更高地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一级预防关注病因学预防,其目标是防患于未然,采取一系列有效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戒烟、保持合理的膳食、适度饮酒、接受免疫接种、远离潜在的危害因素,以及增强健康意识;二级预防着眼于发病学预防,旨在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开展癌前病变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妇科筛查,以及对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的胃肠镜筛查;三级预防则针对已患癌症的患者,通过规范和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从而为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

        由此可见,对于广大普通市民而言,更要高度重视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宁方玲表示,生活方式对肿瘤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吸烟和饮酒是许多肿瘤的主要诱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加强锻炼都有助于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同时,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肿瘤发生的可能性。此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同意高治愈率的关键。了解肿瘤的早期症状,如持续性的咳嗽、消瘦、乏力等,有助于及时就医,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定期进行肿瘤筛查,可以大大增加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科学防癌助力全民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肿瘤防治工作依旧任重道远。宁方玲介绍,尽管我国现在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大概在40.5%左右,高水平医院5年生存率可以比肩国际,但我们在肿瘤防治工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提高人们对癌症防治的认识,这也与今年的宣传主题相一致,就是要致力于实现全人群覆盖、全周期管理、全社会参与。”宁方玲说,社会关注度与参与度越高,越能促进癌症防治工作的全面推进,加快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实际上,滨医附院肿瘤科为此一直在努力。科室进行了亚专业的划分,开展先进的放疗及微创技术,另外应用化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手段肿瘤,以期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科室还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目前承担了48项全国多中心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可以为患者提供免费检查和治疗,从而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定期开展患者教育会议,病房和走廊都设有宣传挂图和宣传册,内容包括常见肿瘤的核心治疗手段、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和肿瘤患者的营养等。此外,在今年的宣传周,肿瘤科还组织了患者、家属和护士参加的知识竞赛、义诊及知名专家免费咨询等活动。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有效普及癌症防治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正确的抗癌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宁方玲说,肿瘤科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诊治水平,为科学有效防治肿瘤而共同努力。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
热点榜
    遮罩